查看原文
其他

世赛冠军怎样炼成:找到自我 放手一搏

职教圈 2021-07-03



2019年8月27日,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完美闭幕,广州城建技工学校学子陈君辉、李俊鸿在与奥地利、德国、俄罗斯、法国等世界强队的角逐中厚积薄发,技压群雄,一举夺魁,获得混凝土建筑项目金牌,他们在比赛中相互协作、稳扎稳打,用混凝土砌筑出高标准、高精度、高颜值的建筑作品,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混凝土建筑的超高水平,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。


两位选手成功背后的故事为他们赢得冠军奠定了基础,究竟他们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终成世界冠军的!


李俊鸿: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,才永远不会干涸;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,才最有力量!



高中沉迷游戏一落千丈

迷途知返重新起航



李俊鸿出生于广东省化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。普通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朴实无华的言传身教,造就了李俊鸿淳朴坚韧的性格。


在中学时期,李俊鸿迷恋上了网络游戏,导致成绩一落千丈。在被广州城建技工学校建筑施工专业录取后,李俊鸿决心彻底放弃游戏,重新启航。渐渐地,李俊鸿尝到了专业技能学习的乐趣,感受到了自己与建筑施工专业的契合点,沉浸在建筑的世界里。在学习生活中,李俊鸿报名参加了许多校内举办的工程测量、瓷砖贴面、CAD建筑设计等多项专业技能比赛,在竞赛中磨砺自己的专业技能。


在建筑施工专业重新找到自我,重新启航,以更高强度、更高标准开启新的人生篇章。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是一次机会,更是一次洗礼。通过比赛和训练,他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: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,才永远不会干涸;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,才最有力量。”李君鸿说道:“感谢学校最坚强的支持,感谢专家教练组的悉心指导,感谢上级领导的关怀,感谢国家给予的机会。最终,我不负众望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混凝土建筑(队)项目金牌”。



6天一循环的魔鬼训练

直至赛前不松懈


李俊鸿和队友从2019年3月份国家集训集中阶段性考核中脱颖而出,成功获得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的入场劵,便全力备战俄罗斯(喀山)举行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。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训练阶段,根据世赛项目样题,他们不间断地做了5轮模拟世赛训练。每轮都严格按照世赛比赛流程,赛前场地准备1天,模拟比赛4天,赛后工位清理1天,在这6天一循环的魔鬼训练中,每一轮我和队友都要在38度高温环境下搬运近20吨的模板和工具材料,在这艰苦环境中中不断提高速度、精度和配合度。期间,专家教练组、翻译、学校校长等人在训练场地监督和指出每一轮训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然后一起进行讨论,通过连续不断的学习、训练、比赛、考核、赛前分析、赛后复盘和总结,让他们以最好的状态迎战世赛。


从8月17日到达俄罗斯(喀山)至赛前,他每天早上跑步运动放松心情调整状态,在休息空闲时间回看之前训练复习比赛要点及分工情况增强印象。在赛前4天,通过裁判长、翻译与其他国家的专家讨论得到的信息,推演出多卡模板的排版,判断木模板和木方是否够用还有如何进行切割,根据图纸进行推演、讨论出分工流程等等,直至正式比赛,他们做好充分准备,以最佳状态迎战世赛。



队友意外受伤缺失40分钟

平静心态鼓励自己加把劲



第一天下午比赛开始一小时后,他的队友在使用手动折叠锯修整木材的时候,折叠锯划破手套,划伤了他的右手食指。当时他们决定跑到工位边向专家举手示意需要帮助,医生包扎、请求翻译帮助和专家们商议讨论过程耗费了40分钟,一开始说会给专家们称会补时,但最后专家们讨论决定不予以补时,认为是自身的失误,与场地,与他人无关。这时他感到一阵恐慌,害怕因为缺失这40分钟比赛时间,会导致完不成后面的环节,最终影响比赛成绩。但他更想到队友比自己更害怕更自责,经过短时间的调整,他慢慢的冷静下来,发挥自己应有水平保证比赛进度正常进行,这样才会不留遗憾,不辜负国家、教练组和学校的期望。陈君辉想到这些,便稳定心态抓紧时间先返回工位上继续比赛。随后,队友伤口情况稳定后也回到工位继续进行比赛。陈君辉这一刻知道,比其他参赛队伍少了近40分钟的比赛时间,但长时间训练培养的默契,让他们这时候更加团结。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,他们提高了加工、切割和拼装的速度,最终在16点20分结束的时候,成功达成了当天的比赛进度目标。


这次的意外,让他们更加团结契合,冷静沉着发挥,在后面比赛中更好的发挥,完整地将作品完成,最终获得混凝土项目的冠军。没有辜负所有帮助、关心和支持我们的人,也给在500多个日日夜夜拼搏奋斗的自己一个圆满的交代。


陈君辉:世赛是一条让人快速成长的道路,可以更快地获取知识和经历,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,唯有付出足够的辛勤努力,才能够屹立到最后!



从小喜欢建筑 爱问“为什么”


“为什么会这样?为什么不能是另外一种情况?”这是陈君辉时常会问自己的一句话。从小就喜欢造型各异的建筑结构的他,对于建筑的组成结构和建造方法总是十分好奇。高楼大厦居然能矗立几百米 而不倒?山谷间跨越的桥梁,居然能够承载车辆行驶?在陈君辉脑海里,总是闪烁 着“十万个为什么”在得知有机会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时,陈君辉立即报名。面对重重选拔考核,陈君辉坚持刻苦训练,沉着冷静应对,在一次次的训练选拔礼激发出自身的潜能。



565个日夜勇攀高山

4天22小时高强度比赛


从2018年3月参加学校选拔到2019年8月27日夺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,历经了565天的刻苦钻研的训练,白天高强度的实操训练,夜晚研究技术文件攻克难题,日以继夜,坚持不懈。


在备赛期间,陈君辉和队友除了训练技巧、提高体能外,还在筹备比赛的过程中,明确各自的分工。为了能够有更多的训练时间,主动向专家教练组申请放弃周末,以及晚上部分休息时间来训练,剩余的时间除了睡觉吃饭,便是在研究图纸与技术文件。


混凝土建筑项目面临三大高山,一为任务量大,混凝土建筑项目比赛过程中所用工具将近200种,材料总质量接近10吨,每一个环节不仅复杂繁琐,时间也十分紧迫。2名选手在4天22小时中完成切割、加工、安装和调整等工序。高强度竞赛,不仅考验技能,而且对身体的综合素质以及我们之间的默契度,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二为竞赛要求高,整个比赛模型作品的长宽高尺寸是5.85m*4.88m*3.05m,如此大的模型,模板拼装尺寸和混凝土成型尺寸的误差只能在1mm内。三为零比赛经验,混凝土建筑项目是我国首次参赛的项目,对其整个比赛流程的并不熟悉;对技术文件和技能特定规则并不了解,面临这些问题,都是从零开始一步一步摸索、思考和总结。


面对这三大难题,在教练团队的帮助下,他们刻苦专研。体能跟不上竞赛进度便在38度高温的环境下去训练,让身体慢慢适应高体力消耗,强化自身体质;速度达不到竞赛要求,我们就将比赛过程每一个步骤、每一个动作进行分解,分析研究去掉不必要的动作,增强连贯性,提高速度;精度达不到比赛标准,便会每一次的模拟训练中超出误差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,力争做到每个点不扣分;面对零参赛经验,日常训练考核以世赛文件为标准,努力适应世界比赛的要求。教练组邀请奥地利首席专家、俄罗斯竞赛技术经理前来基地培训,并且专家团队与选手远赴奥地利学习相关项目知识。



赛中受伤错失40分钟

稳定心态夺得世界冠军


陈君辉在第一天下午比赛开始一小时后,在使用手动折叠锯修整木材的时候,由于留意右手放置的位置,折叠锯划破手套,划伤了右手食指,一瞬间,血就染红手套,还在不停的往渗出。因为戴着手套,鲜血也把伤口覆盖住了,当时他不知道伤势有多严重,想到可能无法继续比赛大脑就一片空白。


在短暂的思索后,决定跑到工位边向专家举手示意需要帮助,巴西专家最先看到他举手,然后就直接叫上了翻译一同前往医疗点清洗伤口,他发现伤口并不算大,但是伤及到了真皮层的毛细血管,所以出血量很大。


当时医生把伤口清洗后要进行包扎,陈俊辉急于要回去继续比赛,就请翻译跟医生强调包扎的简单一点就行,但是医生坚持要包扎好一点才能止血,并使用纱布包裹的很紧很厚,当时感觉自己的手指已经不能正常活动了,在僵持了大约15分钟,项目的首席专家赶到现场了解情况,并与医生沟通后才同意简单的包扎。


陈君辉回到赛场时已经过去了40分钟,专家们一致讨论决定不予以补时,认为他们是自身的失误,与场地,与他人无关。比赛的第一天时间已经非常紧张,而且因为意外受伤导致时间减少了40分钟。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当天任务目标,将会导致后面一个重要的模块无法进行,使得整个比赛作品缺失一大部分,最终导致直接不能完分数。当时面对着这巨大的压力,心中非常不甘心,努力整心态,将所有的压力都转化成动力,用更佳的状态进行比赛,最终在16点20分结束的时候,成功达成了当天的比赛进度目标。


陈君辉和李俊鸿的参赛过程虽然充满了意外和惊险,但是选手自身的应变能力和专家团队们援助都将问题一一化解,并完整地将比赛作品完成,最终获得混凝土项目的冠军。他们没有辜负所有帮助、关心和支持他们的人,他们也为500多个日日夜夜拼搏奋斗的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!


远大理想始于城建,辉煌人生起于喀山,陈君辉、李俊鸿两年苦练就此一搏,决战喀山满载而归。一路走来,虽然过程很艰辛,但是他们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,最后不负众望,夺得金牌,成功为祖国的七十周年华诞献礼,为国争光!



来源:广州城建技工学校

世赛中国

01

习近平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

02

世界技能大赛 | 中国青年技工的高光背后

03

一周职教热点回顾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